苏州
版画包括了书籍插图、
笺纸画谱和
木版年画。这几种样式的受众群在当时各有不同,
表现手法也不尽一致,但这些不同样式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至少在技术层面都是采用
木版水印的表达方式,并且相互影响。“姑苏版”是苏州
版画的雅称。由于苏州
版画的产地集中在苏州桃花坞一带,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桃花坞
木版年画”。苏州
版画在雍正、乾隆年间除了传统样式之外,产生了西方
版画影响下的新样式,作品中出现了透视、
阴影等因素。可惜这种样式并没有在乾隆后继续流传下来。莫小也和
周密所说的“姑苏版”实际上就是特指这批非传统类型的
版画,但如果将苏州
版画中的一小部分冠以“姑苏版”的名目,一方面是以偏概全,另一方面也有悖于学术界将苏州
版画统称为“姑苏版”的传统。但那些受到西方
版画影响的作品在
尺寸、取材、造型、构图,甚至功用等方面与传统样式的苏州
版画确实相差甚远,应该是苏州
版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以这批受西方影响的苏州
版画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行文的方便,我们不妨将这些受到西方
版画影响,具备透视、
阴影和排线三要素的“姑苏版”作品统称为“洋风姑苏版”,这样或许更为准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