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绣的
具象形态体现了纳苏人民热爱自然、尊崇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基于这样的生活
哲学,
堆绣手工艺人才
创造了如此丰富和
瑰丽的图案形态。第一,单独
纹样的空间维度。如
蝴蝶纹样、马缨花
纹样,在
表现过程中力求全面去展现物象的特点,并通过
堆绣去塑造物象的立体感,体现出一种三次元的空间特点。第二,性感的
曲线形态。威廉·荷加兹在他的
名著《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一些很美的形式,如果用得不当,也往往会显得令人厌恶/由此,他作为一位
画家,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线条的“合适”进行了分析,提出
波状线是“美的线条”而蛇形线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因而,
曲线也被称为最性感的线。
堆绣图案多以
曲线来
表现,这主要是由于
针法的使然,
刺绣过程中
穿插、缠绕的方式只能以
曲线来
表现,因此,形成了柔婉、曲美、律动的灵动形态。第三,半抽象与抽象的情态合一。
郭沫若曾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点明衣裳的符号属性。从符号学上来说,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理论对解读“符号”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堆绣的形态能称之为“符号”在于其既有“能指”的形式或形状,还有“所指”的文化、思想和
情感。
堆绣图案中经过
提炼、抽象的犬齿纹与
具象的自然物象产生对比,既丰富了图案的形式语言,又传递出自然崇拜、
动物崇拜的
宗教语义,还体现了纳苏支系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