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
二十八宿与汉族的
二十八宿相比较有同有异,宿名完全相同的龙、兔、虎、豹、蟹、牛、鼠、燕、猪、狗、雉、鸡、猴、马、蛇、蝴等,共16个;相异的宿名有12个,对应如下(前为汉宿名,后为水宿名):蛟——雷,貉——竹鼠,狐——
太阳,蝠——妇,俞——鱼,狼——螺,乌——鹰,猿——獭,犴——鹅,羊——鬼,獐——蜂,鹿——蛛。水汉宿名相异的原因,20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岑家梧曾作过探讨。2001年水族学者潘朝霖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水族与汉族宿名相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与水族的信仰与
神话有关。比如水族之所以把“雷”作为首宿,就缘于对“
雷神”的崇拜。因为在水族社会中,
雷神是自然神与社会神的结合体,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洞察秋毫、行动敏捷,上苍的意志由其来表达与传递,在婚嫁、营造、丧葬、生产等重大活动中均有忌雷及祭雷的习俗。
雷神的地位在水族社会中是至高无上的,因而在宿名的排位上,“雷”首位是必然的。同样水族以“鱼”代“谕”,也缘于水族的鱼
图腾信仰并非同音异字的讹误。水族端节祭祖讲究忌荤食素,非但鱼不在
禁忌之列,而且还是至珍供品,不可或缺。此外在丧事、婚嫁、营造、
刺绣等等方面,鱼的实物或图案也是必备或常见之物,这些都集中反映了水族
图腾观念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