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
唐太宗不适,夜闻寝门外有鬼魅呼号之声。太宗告群臣,
秦叔宝奏云,愿同尉迟
敬德戎装立于寝门外以伺。太宗准其奏,是夜果然无事。然两位大将军不能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立站于门外,
唐太宗于是命画工绘
秦叔宝和
敬德二人戎马之像,悬于宫门,
邪崇乃息。后世因袭之,于是
秦琼敬德即传为门神。
秦琼绘作白脸,
敬德绘作黑脸。唐之前已有敬门神之俗,
桃符上有
神像以
驱邪之俗也早在唐代以前就形成了。但经过唐代,门神的内容和形式有了丰富和完善。到五代,
桃符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向
春联演变,门神方获得独立地位。贴门神的风俗,在唐代前期和中期最为盛行,而且最为讲究。门神的质量向两极分化,一些
权贵富豪之家,一般要花一定价值
描画一对门神,挂在府邸,炫耀自己的家庭繁荣、家底殷实,其形多为大型,所用材料也有绢帛之类。一般庶民百姓,大多
描画在布、纸上,以中小型为主。每逢春节时,人们要很仔细的把门神贴挂在门上,并烘托
春联,门旗之类,把门第布置的五花十色,以表示家庭昌盛。振奋鼓舞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更要奋发工作,治家立业,过
平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