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绣的发展历史起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信,早在明清时期,
羌绣就已经在羌族中盛行。羌族女性从小就开始接受老一辈的训练,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心、脑、手,设计并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绣品来赞美生活、表达
情感,并用以装饰生活空间和美化自己。羌民族在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认识、感受中所
创作的绣品图案,有着自己独特的
风格:他们把鲜花戴在头上,把祥云别在腰间,把绿叶贴在脚上……这些各具特色的绣品,构图饱满、造型夸张、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早期的选料局限于以
麻布等
布料作为载体,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的温柔、含蓄、清纯、
典雅,有的厚重、刚健、粗犷、豪放,反映了羌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精神品质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经过几百年的代代相传和不断创新发展,
羌绣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内涵丰富、
针法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