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土葬并崇尚慎终追远的古代华夏来说,火焚亲人遗体是大逆人伦的事。在他们眼中,此也印证了“
蛮夷”之
蛮夷性。因此如果某些非汉土著普遍有
火葬的习俗,华夏应不会忽略对此“异类文化”的描述。汉代活跃在河湟地区的
西羌,《
后汉书•
西羌传》对他们的社会与习俗有许多记载,然而并没有提到“
火葬”。
魏晋南北朝时,活动在陇西至洮河一带的
宕昌羌,是否有
火葬之俗也相当可疑。中国文献描述
宕昌羌的习俗,也未提及“
火葬”。《
旧唐书•党项传》称,党项“死则焚尸,名为
火葬”。后来重修的《
新唐书》,对于党项文化习俗的描述沿袭前书,但将此句删除,这有可能是《
新唐书》作者们基于其认知所做的修改。无论如何,所谓“党项羌”实包括党项此一政治势力下的许多族群部落。此广大人群之地方族群间、各社会阶层间,都可能有不同的
葬法,包括土葬、
火葬、
水葬与
天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