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
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虎形山
挑花能手沈贤妹绣了一套“
雄狮”
围裙,送给
北京展览馆收藏。1982年,虎形山村大院子奉
菊花送了一套“双马拱槽”给省民委和省博物馆。1985年,虎形山奉堂妹绣了一套“
麒麟狮象”送给国家民委。1985年春,
中国摄影家协会在
北京王府井大街长廊橱窗举办了“
湖南省隆回小沙江
瑶族风情摄影艺术展览”,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1986年,奉三妹绣了一套花露岩上的
岩石花“杯干约”
头巾送给省展览馆。1989年12月,
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
中国旅游画报》刊登了花瑶
风情和
挑花服饰。1994年,在国家文化部举办的“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花瑶
挑花获铜奖。1999年,
中央电视台拍摄了4集电视连续剧《瑶山情话》,充分展示了花瑶姑娘的
挑花服饰和审美、爱美观念。1999年,
湖南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何强在
东京召开的中日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花瑶
挑花作了全面介绍,引起国际
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8月13日,花瑶
挑花服饰参加在
广西柳州全秀
瑶族自治县举行的全国
瑶族佳丽服饰邀请赛,花瑶姑娘展示了春、夏、礼仪装,虎形山杨
银花获二等奖,唐
荷花获优秀奖。2003年,参加
中国首届
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大展,花瑶
挑花获金奖。2004年,
广西电视台到虎形山摄制了专题片《寻找金花》,
陕西电视台拍摄了《花瑶传奇》专题片,
湖南卫视拍摄了《掀起花瑶红盖头》专题片,
浙江卫视拍摄了《神秘花瑶》专题片,一次又一次将花瑶女子的聪慧与
挑花服饰的
美丽搬上荧屏,介绍给世人。2005年7月17、18、19日,
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再次到虎形山、小沙江采风,感受花瑶之美。8月9日,《三湘都市报》以两个版面将花瑶
挑花作为“
湖南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评选”专题报道。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隆回县虎形山
瑶族乡奉雪妹为该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花瑶
挑花已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美术馆、民族博物馆等列为珍品收藏,隆回县虎形山
瑶族乡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挑花艺术之乡”。2011年8月在虎形山
瑶族乡举办的
湖南省首届“
瑶族风采”服饰模特大赛,来自虎形山乡虎形山村的
瑶族姑娘奉吻花以其最佳表演和优秀的
才艺获得此次比赛的一等奖。2013年1月,
湖南日报记者对花瑶
挑花国家级传承人奉雪妹进行了专访。2013年2月,在《
湖南日报》刊登了《
挑花王奉雪妹:一花映着一世界》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传承人奉雪妹,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了花瑶
挑花。2013年3月,
湖南卫视国际频道《印记》栏目组在虎形山
瑶族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楚风湘韵之系列花瑶
挑花”纪录片拍摄工作。它以“花瑶
挑花”为主题,对花瑶
挑花国家级传承人奉雪妹、县级传承人奉堂妹及当地花瑶
挑花能手进行了采访,同时对虎形山
瑶族乡中药村
金银花基地、大托村石瀑、草原梯田、万贯冲梯田、小沙江旺溪瀑布等当地风景名胜及民俗文化进行了采风。4
月初,时长半小时的花瑶
挑花纪录片在
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播出,把花瑶
挑花和秀丽的瑶乡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升了花瑶的国际旅游品牌知名度。2013年10月,县委县政府与
邵阳付氏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拍数字电影《花瑶情》,这部电影由
中国青年优秀
导演杨铭执导,著名电影表演
艺术家、
香港著名影星午马,内地影星孙桂田担任主演,男女一号分别由当地青年
演员李滨、黄湄媚出演,将充满神秘色彩的“花瑶文化”搬上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