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儒望的《诵念珠规程》和艾儒略的《出像经解》中的
木版画插图,都“仿拿君原本”而得,但是两种版本的
画风不尽相同。柯毅霖比较过这两种刻本,认为罗儒望做的简化和改编更大些,艾儒略虽然也没有完全照搬原作,但却更接近原作,尤其在明暗法、透视法以及连续性场面的描绘手法方面。事实上,艾儒略的《出像经解》在内容上虽然接近于纳达尔的原著,在形式上则显出不同程度中国化的特点。戎克认为,这种中国化的方式可能是受到中国
白描的影响,《出像经解》有些画面(如《最后的晚餐》)比较多地保存了原作者的精细
风格,但在另一些作品上却出现了一种简化的倾向,例如《起瘫证赦》,这幅画里的人物众多,室内除去
耶稣和瘫病患者外还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画家就把表明暗的
线条简略掉了,最终取得近似于中国
白描的效果。显然,这种“改作”的方式,是那些受到中国传统绘画训练的画工或
刻工对原作进行了适当整后,再
刻版印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