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考古资料来看,齐家文化之后,在
青海东部及邻近陕甘一带,一种依赖
牧羊的经济方式迅速传播。公元前1700至前600年的辛店与
卡约文化遗存中,大量
羊骨取代了
猪骨,显示此种人类经济生态上的变迁。汉代河湟
西羌的
牧羊业,是他们
游牧经济的一部分。这在
中国文献上有很多相关记载。许多学者将寺洼文化、辛店文化、
卡约文化、火烧沟类型文化等遗存,甚至更早的齐家文化遗存,都当作是
古羌人遗存。但值得注意的是,汉代河湟
西羌的遗存在
考古学上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知道,
游牧经济中的人类活动,常在地表只留下少而浅的遗痕,这可以解释为何汉代河湟
西羌的遗存没有被发现。同时这也说明,汉代
西羌的
游牧经济与有
农具、
居址的齐家、辛店和寺洼文化先民之经济生活有相当差距。以经济生活来说,辛店、寺洼先民与汉代
西羌之间不但缺乏延续性,相反地,辛店、寺洼文化的结束,以及汉代
西羌考古上的空白,显示约在公元前600年前后
甘青地区古人群在经济生活上有重大变迁。
农具、
猪骨与
居址皆罕见的
卡约文化,他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可能与汉代
西羌类似。
卡约文化只有
墓葬遗存,也就是说,只要此
墓葬习俗改变,
卡约文化人群
后裔的文化遗存便很容易在
考古学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