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立平是六八年初中毕业的,那时,“文革”也正好开始,邰立平就再也没有机会上学了,回到家跟随父亲做年画。刚开始学做
木版年画的时候,父亲还给人家的
棺材上、箱子柜子上画一些
漆画,去的时候就把他带在身边,让邰立平给他帮忙,这样邰立平也可以随着父亲学一些绘画的技法。到后来,父亲
创作一些年画,邰立平就跟着给他号色(即填颜色)、
套色等工作。时间长了,邰立平自己也就可以独立做了,到开放改革之前,
木版年画的每道工序邰立平都已经熟练掌握,后来父亲邰怡成立起了“南肖里工艺美术研究会”,邰立平就进入了这个研究会,在研究设计室专门画年画样子,做设计,这一干,就是整整三年。对邰立平来说,他的绘画功底大多是在那三年当中练就的。到了1979年的时候,邰立平自己独立恢复了近50个年画品种,父亲那时也已经恢复工作了。由于出身不好的缘故,在这之前,那些当兵、当工人、考学等等都没有邰立平的份。1979年凤翔县里开始招工,很多人都争着要吃商品粮,邰立平也去参加了县里的木器工艺厂的招工
考试,当时他们要在全县招十七个工人,后来在那三十多个人里面,邰立平考了第二名。从前,他的政治条件不容许,想当工人也当不上,现在机会来了,加之他的绘画基础比较好,也正好踩上了政府招工的步子,当工人的机会近在眼前。也就在同年11
月份,陕西省召开一个陕西省工艺美术艺人
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陕西省工艺美术界有147位代表列席参与,年仅27岁的邰立平做为最年轻的人员之一,以乡镇企业的代表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代表全省工艺美术界的乡镇企业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当时的陕西省委副书记也参加了这个大会,并且在总结报告中四次谈到了应该重视振兴凤翔年画的事情,省里的领导也普遍都很重视此事,他们认为南肖里工艺美术研究会作为乡镇企业做得很好,不光
表现在经济效益上,艺术水准也比较高,并对邰立平他们的做法予以了肯定,这让当时对前途选择尚处于徘徊迷茫的邰立平看到了些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