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著名工艺美术品。在形式和
制作上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并形成自己的传统。一种叫“扑灰年画”,是以柳枝烧炭画粉稿,一次粉稿可“扑”五张正灰稿,然后在正稿上粉脸和手部,经
敷粉、开眉眼、刷花(或搕花)、描金,再勾画
线条,并在重点部分涂上明油。这种
手绘年画,内容多是
表现妇女儿童,以寄寓
喜庆含意,技法采用狂涂细抹,别有意趣。据传明代晚期即在公婆庙、沙岭子、棉花屯等村庄形成,到清代中期有三十多个村庄的艺人从事生产。一种称“半印年画”,是在清代道光年间扑灰年画的基础上,吸收杨柳青
木版年画印线技法而发展起来的。以印线代替扑灰,有的还加套绿和
桔黄两块
色版,但其它仍保持扑灰年画特色,因一半用
印制来代替
手绘,故名“半印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