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的概念是抽象的,如何使其形象化呢?巧思者运用隐喻、比方、假借等手法,借物寄情,以物喻人,采用了“象征”、“谐音”、“表号”的寓意方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特別是我国的汉字,
单字、单义、单音,一个个的方块,多达数万个,但其
读音很少,基本音只有几百个,加上四声,也不到两千个,因此,同音字很多。看文字很清楚,读起来便容易出岔子。语言学家
赵元任曾写过一篇《施氏食狮史》,一个小故事,近百字,竟是一个
读音,读起来谁也听不懂是什么意思。因此,
吉祥语和吉祥图,便利用这一谐音的特点,出现了数不尽的
成语和纹样。譬如祝贺老人长寿,有“七十曰耄,八十曰耋”之说。吉祥纹样中画了一只
小猫与蝴蝶相戏,富有生活情趣。不明个中奥妙的人看了这幅《猫蝶图》,可能为那自然之美所感动,怎会知道这是为人
祝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