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书》的产生大致可追溯至殷商时期,芩家梧、张为刚等著名学者认为:“水书创制的时代极为古远”,“水书制造之地,初在西北一带。”“皆可为殷代文化遗留之铁证。”《水书》“相传有六家:一是《正七卷》,二是《春寅卷》,三是《亥子卷》,四是《丑牛卷》,五是《甲乙卷》,六是《黑书》”。民间的这种分类,是以基础读本“泐虽”开卷名称命名,另加秘籍卷“黑书”而称六家。(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不一定全面,也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考虑。)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水书》中的
单字约有400多个,编纂成30多卷
典籍。不足以表意的的部分,则用水语补充,或是单词,或是民歌体的附歌。《水书》无疑是水族固有文化标志之一。从《水书》的字形结构上看,它既有殷
甲骨文的成分,又受
道教符咒的影响,其
字体构成有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等。其中,
象形字比重较大。如“虎”字,《水书》写为,这是抓住事物的
典型特征,在简化的
虎头型上突出双耳。“豹”字则是在虎字基础上略有变化,
延长颈部和突出双目。《水书》就其内容讲,是水族的
占卜、择吉、历法等方面的用书,由水书先生(
巫师)掌握,并据以进行
占卜、择日和其他
巫术活动。故此,《水书》分条撰写,共约有700余条,分吉凶两类,
吉祥类有60多条,凶祸类有600余条。《水书》的内容,在神秘形式下也包含一些从生产、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合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