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田野录音都转录为
汉文。基于我对口述资料之社会记忆本质的认识,我认为研究者在回忆、删削一段
报告人的“口述”时,很难避免本身各种主观偏见所造成的误差。这便是为何我以录音来记录口述记忆,并将它们逐字、逐句转为文字。因此,本书所引的口述资料或有语法混乱、
文句不衔接现象或引文中会出现些罕见的语词,我都尽量附注说明。大量引用这些口述录音资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我认为这样的
民族志表述、书写,可以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本地人与作者,或本地人与读者之间的中介文化认知场域。在此场域中,作者与读者因认识本土社会文化,而认识我们己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相反地,认识我们的社会文化,我们因而得以认识本土之社会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