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王建在他的《
织锦曲》中写出对
织锦女的同情,让人看到坐在
织机上一梭接一梭
织锦的辛劳程度。织到夜深人静,疲倦极了,也只能斜靠在
织机上休息片刻。尽管发髻弄偏了钗鬟快掉下来了,也没有时间来收拾,仍然手脚不停地忙于
织锦。干到后半夜,才得以吹灯睡上片刻。鸡鸣以前,又得
织锦,一匹织成,即使有人出价千金,也不敢出售,怕过了期限,交不上锦,受到官府的责怪。“大女身为
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干。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合衣卧时参没后,停灯起在鸡鸣前。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宫里怪。锦江水涸贡转多,宫中尽著
单丝罗。莫言山积无尽日,百尺髙楼一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