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自古以来都是我国著名的
朱砂产地,
朱砂又名丹妙、
辰砂、赤丹、汞砂,为天然的
辰砂矿石,汞含量高。“五溪”的辰州即现湖南沅陵一带(沅水中、上游),过去以产在辰州的
朱砂品质最佳而被称为“
辰砂”。查新版
中国矿产地图,汞矿(
朱砂)的主要产地基本上都在武陵山区的“五溪”范畴。至今,位于沅水中、上游的
湘西风凰、
贵州铜仁等地仍然是我国汞矿(
朱砂)的主产地,有“
中国汞都”之称。而位于
土家族聚居中心的酉水中游的渝东南西阳、秀山一带,已探明的
朱砂储量是目前全国罕见的特大型矿床。“卜人贡
丹砂”,早在周代以前卜(濮)人就已经发现了
丹砂,并进贡王室。以后又是僚人、“仡佬人以火攻取”。而巴人也尚赤炼
丹砂。据《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清江河畔的“武落钟离山。其山上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山海经·海内经》也有“赤斧,巴人也,能炼
丹砂,久而久之,与硝石服之,身体毛发尽赤”的传说,战国时代巴人的采、炼
丹砂已十分发达。作为土家先民的巴人和土著之一的濮僚、仡佬,他们开采的
朱砂除做贡品外,在生活生产中还广泛用于
祭祀、丧葬和制作染料等方面。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记有仡佬裙“斑斓厚重,下一段纯以红”,可见仡佬人的服饰是崇尚红(赤)色,所以历史上有“红仡佬”之俗称。之后的仡佬人分别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融于苗族的那一部分仡佬,因尚红(赤)而被称之为“红苗”。所以,以巴人和仡佬为主体之一构成的土家人喜爱红(赤)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