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位于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北枕千山,南带渭水,东望长安,西扼秦陇,自汉唐以来成为长安以西“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由于交通便利,文化多元(历史上这里是
佛教、
道教盛行的地区,
法门寺、麦积山、楼观台在这一区域的周围),曾一度定为西京。为此很多文人、艺术家都曾先后到过凤翔。如唐代吴道子、
王维在
开元寺创作过
壁画;雕塑家杨惠之在天柱寺留下
泥塑;宋代
苏轼写下著名的诗篇《凤翔八观》。这里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人们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与泥土为伴,为了给枯燥的农闲生活增添情趣,这里的人们总有自己喜爱的“活事”——年画印刷、
泥塑玩具、印染
刺绣及草编剪纸等工艺,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