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腰既是羌族妇女日常生活的实用品,又是她们展示自己智慧与才能的艺术品和装饰品。
围腰多用
黑色、
深蓝色布
缝制,有
半襟围腰和
满襟围腰两种。
半襟围腰呈梯形,上宽66厘米,下宽73厘米,长70厘米。有的地区还流行一种窄
围腰,仅40多厘米宽,用它搭配下摆镶有宽边的
绣花长衫。妇女穿的
围腰均要绣上花纹,
刺绣花纹主要集中在
围腰上部两个紧密相连的
大兜上,兜既具有实用功能,可以放东西,也是
围腰装饰的中心和重点,鲜艳的
色彩、别致的纹样都体现在这两个兜上。其他部位若要
刺绣,也多为
素色,使之形成陪衬,主次分明,并与兜上的中心纹样形成对比或呼应。有的地区
围腰系带没有缝在
围腰头的两端(即
围腰头的两角),而是缝在两侧离角5厘米左右处。笔者向羌族妇女问其原因,称:“若
围腰系带缝在
围腰头的两角,
围腰拴在腰上后,两侧的花纹就看不全了。”
围腰是羌族妇女精心绣制的艺术品,她们非常在乎是否能全面展示它的花纹,以期望人们能从所系的
围腰上看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当平日在家或劳动时,她们则将
围腰反面围上,让
绣花的一面藏在里面以免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