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绘画发展史的槪况来看,宋元以后,山水、花鸟画日益增多,且居于正宗地位,而且名家辈出,作品
传世者也多,惟习入物画者,日渐减少,名家更是寥寥无几。据徐沁《明画录》所收,山水画家达四百多位,而人物(道释)画家仅百余人。到了清代,人物画家就更是屈指可数了。但是,在
民间艺匠画工中,人物画家却多不胜计,只是很少有人为他们写史立传,故多湮没。就以杨柳青年画作坊里的画师来说,几乎无一不堪称为一流人物画家,其中兼长
传真画像的,如:高桐轩、张祝三、陈炳文、阎玉桐、徐少轩……何止百人,只因旧社会里把他们排挤于画家之外,故都默默无闻。虽然如此,可是他们传流下来的大量佳作(年画),确为我国文化艺术
宝库增添了一宗
瑰丽珍宝。今天看来,这些珍品无论对硏究我国人物画也好,或作为
创作新年画参考也好,以至于对
民间文学、艺术和
民俗学等等人文科学之硏究,都具有可贵的形象资料价值。这点业已得到了证实和人们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