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的方针,根据
藏羌织绣代表性名录项目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积极探索科学的保护方式和方法。一是要根据
藏羌织绣保护名录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落实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二是要将
藏羌织绣项目与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
藏羌织绣项目的主要
表现形态,而且要保护与它相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三是公布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在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中使非遗代表性项目、
传承人、基地“三位一体”的非遗
传承模式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使
藏羌织绣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得以生产性保护。四是充分开发
阿坝藏羌织绣文化
产业链,做大做强
阿坝藏羌织绣产业品牌,以
阿坝藏羌织绣代表性
传承人为主体,以
藏羌织绣展示馆或传习所为平台,积极组织
藏羌织绣专家团队,努力
创作一批精品之作,培育一批
藏羌织绣骨干
传承人,开发一系列衍生产品,创办好
藏羌织绣生产性保护基地,完善建设好映秀文化产业创业园,形成一处文化旅游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