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偁(1826—1899),原名琛,字觉未,号梦庐。浙江嘉兴人,卖画
上海。据葛元煦《沪游杂记》“
书画家”载:“
上海为商贾之区,畸人墨客往往萃集于此,
书画家来游求教者,每苦户限欲折,不得不收润笔,其最著者
书画家……朱梦庐诸君润笔皆有仿帖以视。”可知朱已于光绪二年(1876)前卖画沪上。他工
设色花鸟草虫,初法张熊、王礼,刻意摹仿,几可乱真,后自创
画法,另辟蹊径,间仿华秋岳
花鸟,颇得形似。
晚年所作多精粹,“厌苦扇头
小品,虽润笔日增,而乞者愈盛。盖经商者皆思得一箑,出入怀袖以为荣也。”(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 朱偁
花卉作品刻印于杨柳青年画中者,共收有四幅,尺寸为纵高21厘米,横长25厘米,呈
方形。计有:一、《富贵
大吉》,画一古尊,上插
折枝牡丹,旁有大橘,题“朱梦庐写于海上客次”;二、《
榴开百子》,画一铜盘,内盛三果,旁有
石榴露子,时花放香;三、《
秋葵图》画一三足铜犟,上插
秋葵花,下陈
折枝绣球花卉,旁题“岁次
乙未朱梦庐”。当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年近古稀时所作;四、《鹳鹆栖呜》,旁题“梦庐朱称写”。四图均为杨柳青戴廉增画店刻印。原为粘贴在北方炕墙上的“炕围子”,一般需十余幅方可将墙贴满。除此四幅外,还有晚清
画家尹铨、解缙等,所作博古
花卉共十二幅,合成一套“炕围子”。这种年画如若
刷印成
四条屏形式,则将画版四图
刷印为一条来装裱,此种体裁很受西北一带人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