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老师:我们家祖祖辈辈做年画有五百多年,二十多代一直在做,没有间断,我祖父以前在西府那边是著名的画匠,画庙宇壁画、箱柜、做一些
石雕、砖雕、
皮影。所以当时在西北五省,每年春节前会
制作大量年画,每年年画的产量在六百万张左右,行销西北五省。我是从六七岁开始做,直到现在有五十多年了。我虽然是年画世家,但在当时的年代成分不好,没有当兵和上学的机会,在27岁的时候,陕西省召开一个陕西省工艺美术艺人
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陕西省工艺美术界有147位代表列席参与,我作为最年轻的人员之一,以乡镇企业的代表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代表全省工艺美术界的乡镇企业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在会后。我就提到了县里的工厂招工以及自己想去当工人的事情,当时,王宁宇老师、省文化厅党厅长,还有在国画院的苗重安老师劝说我不要心急去做工人,等着吃商品粮,只要一心把凤翔
木版年画做好,
传承下来就好。他们说:“你们的年画都
传承了几百年,几十代人了,不能在你这一代把它丢掉。
民间美术这一块以后做的人会越来越少,你应该把这个
传承下去,不要让这个几百年的历史到你这一代最后没人做了,要真是这样的话,会很可惜的。“经过慎重考虑,再加上刚刚的会议上的发言收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也给我不少的信心,所以便放弃了当工人的想法,继续回家好好做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