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青海的民和、乐都、互助、大通、亹源等县和甘肃的临夏、永靖等县都有“土人”,一般人谓即青海土著,或疑为土司的部民。按这种土人并无
族名,其自称则为“
土谷家的”(谷读如故)或“
土户家的”。“
土谷”、“
土户”实均为“吐谷浑”一音之转。其称“某家”则与今黄河南
番族的习惯相同。例如
番族称前青海军阀
马麒家族及其部下为“
马麒仓”,“仓”的意义就是“家”。浩亹河和湟水流域,以前都是吐谷浑建都所在,所以语言上还有这一点留遗。至于他们在青海的大部分人民,则以灭于吐蕃的缘故,其子孙已全为吐蕃及西藏所同化,那就是现今的西蕃和南蕃(南蕃在积石山南,即俄洛族)。土人分布零星稀落,除在亹源、互助的差可成部落之外,其他都和汉、回杂居,染了汉化,妇女们穿
红裙,挂佩巾,而且以前还裹小脚,根本和番女不同。他们的说话另是一种,非蒙,非藏,非汉,说不定还保存着若干古代的
羌语,这是要请语言学家进一步研究的。又吐谷浑族最后迁到灵州和河东的,自称为“退浑”,而唐以后的吐谷浑,记载多称为“吐浑”,同是省音,恰好和“
土谷”、“
土户”相似,这也是现今青海的土人为吐谷浑遗裔的一个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