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来,经苏州市文广局积极申报,桃花坞
木版年画
制作技艺入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文广局领导真抓实干,四处奔走,抢救、记录和整理工作的规模和
力度都超过以往。此次抢救工作成效显著。通过不懈努力,搜集到大量古版年画,其中不乏珍贵古版;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的关心下编撰桃花坞年画卷,在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
出版《桃花坞
木刻年画》精品集,研制复刻了一批传统桃花坞
木版年画;在各地举办桃花坞
木版年画展和论坛等活动。此外,为了
传承遗产,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文广局组建了“苏州桃花坞
木刻年画博物馆”,于2006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该馆设二馆一室:桃花坞年画历史沿革馆、传统
民俗年画
陈列馆和桃花坞
木刻年画
传承工作室。年画博物馆集征集、收藏、展示、
制作、教育、研究、开发和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馆内现场演示桃花坞
木版年画绘、刻、印三道主要
制作技艺过程,在推进桃花坞
木版年画保护
传承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房志达和
王祖德、
叶宝芬分别被评选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
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