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
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它就伴随着陶器、玉器和
织物的出现而诞生。
刺绣是用彩色的丝、绒或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
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代时将其称为“黹”“
针黹”,因
刺绣多为女性所作,它也是
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
刺绣是画缋的姊妹艺术,根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中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周代时就有“绣缋共职”的记载。在《周礼·考工记》便将
刺绣隶列在绘画之内,认为“五彩备,谓之绣”,从而肯定了
刺绣的艺术地位。清代的
刺绣艺人丁佩在其撰写的《绣谱》中形象地比喻到:
刺绣是“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线为颜色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