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时,原在“
羌人地带”之西的吐蕃兴起,建立一可与唐朝匹敌的王国。吐蕃王国的向东急速扩张,造成其与唐朝沿着青藏高原东缘发生剧烈的冲突。而这个夹在中原与吐蕃之间的地带——由青海东部、甘肃南部至云南北缘及康藏东部之地——也就是上述的
羌人地带。由7世纪中到8世纪,吐蕃王国几乎征服了所有这
羌人地带上的各部落联盟,如羊同、宕昌、
邓至、党项等,以及邻近的唐朝边邑州县。在战争中,
羌人或为吐蕃前驱与唐为敌,或受唐军节策以伐吐蕃,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战争中的受害者。大量渭南、洮、岷的党项
羌人,曾寻求唐朝保护。唐朝将他们举族安置在陕西渭水北岸各地。9世纪时,吐蕃王国逐渐衰微而终于崩解。原臣服于此王国下的党项诸羌部落,在拓跋氏领导下,于11世纪初建立西夏(1038-1227年)。这个政权在政治结构、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受吐蕃与宋朝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