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桃花坞
木版年画店日渐缩减,到了抗日战争前夕已所剩无几,只有“鸿云阁”、“王荣兴”、“
吴锦增”三家。
抗战期间,“
吴锦增”因年画
刻版被日寇所毁而倒闭,迁往上海。
抗战后,“王荣兴”的学徒朱瑞荣开“朱荣记”、“鸿云阁”学徒朱瑞卿开“
朱瑞记”两家新店,勉强维持生计。此后,“
吴锦增”在苏州恢复。因此,至1949年前后,共有“王荣兴”、“鸿云阁”、“
吴锦增”、“朱荣记”、“
朱瑞记”五家店号,都在桃花坞大街。其中,以百年老店“王荣兴”的规模和影响最大,有工人近十人,1950年代初,尚存画版两千多块,可
套印成品年画二百余种。“王荣兴”约始创于清代中期,清末民初时的“王荣兴”全称是“王荣兴(溶记)年画铺”,为老店的
支裔,由王念椿、王善增(又名王钧)父子相继主持,同时尚有“王荣兴仁记”等分号。“
王荣兴溶记”的
经营时间最长,此后也直接以“王荣兴”作为铭记。现存很多晚清时期的桃花坞
木版年画上都有“王荣兴”的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