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北方
山水画特征的洋风姑苏版画还有一件被日本学者定名为《
江南水景图》,又名《
江苏风景》。其名称就很值得商榷。从图上远处的桟道来看,似乎并非是
江苏境内的景色。栈道是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
江苏境内少有险峻到需要修栈道的山峰。史上著名的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
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还有山西北部翻越阴山连同
漠北的通道。从画面局部的栈道
表现方式,以及栈道上人物动势与驴的形象来看,与《蜀峰雪景》十分相似,远处彩的
表现也都是用简洁的曲线来表达。《
江南水景图》所表达的似乎是漕运和驮队为主题的商贸作品。该图署款蔡清臣发客。无独有偶,笔者还发现一件《朱
太祖贩乌梅》,与《
江南水景图》比较,二者当是一件
木刻所印,不同之处在于《
江南水景图》只是
主版墨印,而《朱
太祖贩乌梅》则印有
浅色套版。《朱
太祖贩乌梅》应是这两件作品的确切称谓。
套印的《朱
太祖贩乌梅》上除了
画题,还印有题诗“亨通试看卖乌梅,一本能生万倍财。富贵自随运至,
荣华命遇时来。”从画面上来看,此画并没有
表现出如题目所说的“朱
太祖”
朱元璋襄阳贩乌梅结交豪侠的
民间文学形象,也许是画面不完整所致?单就这一幅作品来看,倒是更接近于漕运商贸的主题,而最近处又为
渔父婴戏主题,画面上部最远处则是栈道行旅的主题,由此可见整个画面上
表现的都是
世俗生活,有拼凑之感,并未
表现出
画题昭示的内容。此类话题还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