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
瑶族先民武陵蛮、由人、
长沙、零陵、桂阳以及
江西西部山民,所居之地属
荆州,是魏、蜀、吴争夺之地。早在孝灵帝建宁四年(171年),
吴国的孙坚因镇压“
长沙贼”有功而被封为
长沙太守和
乌程侯。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又与
荆州刺史王睿共同镇压了“零、桂贼”。献帝建安六年(201年),“
刘备占有武陵、
长沙、桂阳、零陵。”建安
十五年(210年),
孙权又占有
长沙,并“分
长沙为汉昌郡,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建安二十年(215年),吴主
孙权“遂置
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但是,遭到了蜀的反对,蜀派“
关羽尽逐之”。“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蒙移师
长沙、桂阳皆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刘备闻之,自蜀亲至公安(今湖北公安),遣
关羽争三郡,
孙权进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蜀、吴在这次争战中互不相让。久之,双方遂瓜分此地。“遂分
荆州,以湘水为界,
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以西属备”。后
刘备入蜀,但仍常常利用含
瑶族先民的武陵蛮击吴。魏黄初二年(221年),“秋,
七月,汉主自率诸军击
孙权……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黄初三年(222年)“二月,汉主自拂归将进击吴……
汉人自恨山通武陵,使侍中襄阳马良以金、锦赐五溪蛮夷,授以官爵。”以此
收买武陵蛮,以便帮助其伐吴。又载:“
五月,
汉人自巫峡
建平连营至夷陵界……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数万,汉主夜遁”。自此,蜀再无力与吴争夺
瑶族先民地区,武陵、
长沙、零陵、桂阳等遂属吴。但是,蜀走之后,
瑶族先民地区并未
安宁,魏、吴之间又展开了
一轮新的争夺。黄初三年(222年),“冬,帝自许昌南征,复郢州为
荆州。”破吴兵,“斩首获生以千数,吴兵迸散。”魏景元四年(263年),“吴人以武陵五溪夷与蜀接界,蜀亡,惧其叛乱,乃以越骑尉钟离牧领武陵太守。魏己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率
涪陵民入迁陵界,屯于赤沙。诱动诸夷进攻酉阳,郡中震惧。”钟离牧乃“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走,五溪皆平。”武陵又归属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