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此图分析一下它的构图方法。这幅画是采用了
对称的形式,正中坐着宋江。但他不是画中首要人物,故把它放在
第二层,而
顾大嫂、
孙二娘、柴进、李忠……都是副角,就把他们安排在画间的两端;最主要的人物
李逵则放在中线的右边最前面;陈员外
父女也是重要角色,也被放在第一层,好像
舞台戏出中的一幕,脚色位置,主次分明。先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一层前三个重要人物,而这几个人物的表情身段若同
第三层的吴用、公孙胜比校起来刻划得生动的多,因此宾主身份也更加鲜明易于辨认了。其次是人物站的位置,他们既不排成一列,又不紊乱;而是四人一组,两人一行的很有
节奏韵律感,也就是有聚有散,既多变化而又统一。
背景为了烘托
梁山泊的宏伟壮观,和故事中“负荆请罪”的严肃情景,故采用了这种
对称的形式,“
忠义堂”
匾额置于正中,“
梁山泊”和“替天行道”两面杏黄旗飘扬左右,远处苇塘里的小船,也是左右排列与图中人物的排列形式相谐调,整个画面平衡稳定,七层深景也都推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