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瑶族先民为盘瓠蛮。盘瓠蛮,最早见于
史册是东汉人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盘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
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言,因请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立之衣。帝悲思之,遣使寻求,辄遇风雨震晦,
使者不得进。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诸子,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风俗通义》原文已佚,转引自《
后汉书·南蛮传》,“姎徒”之后,李贤注云:“此以上并见《风俗通义》也。”显然,这是一个传说。盘瓠蛮之得名来源于
图腾崇拜。在
原始时代,人们相信人同某种
动物、植物或无机生物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于是就把这种
动物、植物或无机生物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甚至尊为自己的始祖,这就是
图腾崇拜。正如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所说:“凡
图腾都是那一
图腾团族的老祖宗,也是他们的监护神和防卫者,它给他们
供给食物,驱除灾祸,给他们降示预言以指导他们
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