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文献中对中国
丝绸和早期丝织技艺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禹贡》。此篇的
丝绸种类有丝、织文(有花纹的
丝织品,即绮)、玄纤缟(纤细的黑白缯和白缯)、玄缍机组(
黑色和浅
红色的
丝织品)等。而《禹贡》的记载进一步表明,早在中国文明兴起的初期,中国
丝织品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显然,中国
丝绸的起源时代和早期的丝织技艺,还远在《禹贡》的成书年代之前。《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这表明,中国
丝绸的起源是在黄帝时代,《淮南子》所引的《蚕经》,对蚕桑丝织技艺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明确的记载,其文曰:《蚕经》云:“
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通鉴外纪》载:“
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路史•后纪五》云:“(黄帝)元妃西陵氏曰
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汉日仪》曰:“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
蚕神曰
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
黄帝元妃螺祖为先
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
道教、民间皆以其为
蚕神,奉祀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