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羌族部落在今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地区分布较广,同时,在西南也有耗牛羌、白马羌、
参狼羌、
青衣羌等羌族部落。其中,
冉駹地区的
羌人居住在广大的川西地区和岷江上游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等地。“
冉駹夷者,
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
九氐,各有部落。……故
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邑。”(《
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传》)他们与汉区交往频繁,受影响较深。尽管土地贫瘠,农业较差,但
畜牧业较发达。例如,饲养牦牛,
编织牛毛毡毯。他们还积累了独特的治疗病毒的医药经验。在建筑方面更有独特性,“
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
邛笼”。这些具有羌族特色的建筑,在羌民族中至今尚在使用。总之,在汉代长达400多年的统治中,
羌汉人民往来加深,兼之汉王朝一些政策的实施,也从客观上促进了羌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羌汉人民之间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