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凤翔年画逐渐发展提高,从
光绪十年(1893年)到1929年,三村从事年画生产者发展到六、七十家。其中如南肖里的世兴画局、忠兴画局、树德画局,北肖里的复胜画局、兴盛画局、新盛画局,陈村镇的张记、李记画局等都具一定规模,年画品类日趋丰富,大小门神就有
四十余种,造型有文、武、站、坐、骑马各式,多画历史人物,如商代的
方弼、
方相,唐代的
秦琼、
敬德、
魏征、
盖苏文,宋代的
包拯,还有神话人物如天官、
三星、
刘海、
钟馗等。
神马形象也更追求变化及装饰性,
灶王爷中就有“单灶”、“
四季花灶”(上有春牡丹、夏
荷花、秋菊、冬梅的花卉图案,象征四季平安,多为农家张贴)、“九龙珠灶”、“平等冠灶”、青袍灶、红袍灶(据神像冠带服色而分,多供官宦绅士富户家张贴),双
灶神中又有
单印架、
双印架、花瓶、灯笼等样式,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需要。大幅
墙画中有《孔雀戏牡丹》、《
丹凤朝阳》、《神鹰
镇宅》、《锦上添花》。中型
墙画有历史、
戏曲小说人物故事、
民间传说、风俗、花鸟、草虫、走兽等三百余种,其中如故事画《
西游记》、《
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
白蛇传》、《蝴蝶盃》、《五典坡》等都是成组成套,有的一套多达三十余幅,其他还有如“小人图”(画中分格描绘幽默性讽喻性内容)、《十二相》、《
二十四孝》、《
四时报喜》、《
吉庆有余》、《
莲生贵子》、《
发福发财》等。小型
墙画四十多种,如《
黄河阵》、《岳飞传》、《
全家福》、《保国忠》和《双美人》等。此时也盛行
窗花画,分方格(四格为一套)、顺格两类,画有
戏曲、
神话传说故事、花鸟草虫、走兽、四季鲜果、花瓶古玩等,也有
四十余样。在春节后
谷雨前还上市“
谷雨画”,内容则多吉祥、
驱邪及与农业有关的图画,如《双鸡》、《单鸡》、《
招财进宝》、《公平交易》、《
二十四节气》、《春牛图》、《男十忙》、《女十忙》等。这时期正当辛亥革命前后,思想活跃,使年画内容有所
创新,其中凝结着
民间画师的心血和
创造,又从河北等地的年画中借鉴了
屏条画等形式技巧,遂使凤翔年画得到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