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年画当年有
十多家字号。“世兴画局”从事年画历史最悠久,生产规模最大,当时有专门的
创作班子,每年都有新年画面市。凤翔
木版年画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见于邰家的西风世兴画局
家谱,据
凤翔县南小里村邰氏祖案记载,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前,邰氏家族已有八户从事年画生产。经查找到的资料记载,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邰正荣改“万顺画局”为”荣兴画局”。邰正荣之子邰润的五个儿子均以“世”字为名,清光绪二十三年改为“世兴画局”,民国二十九年又改为“信义画局”。后来,随着年画事业的发展,“福生局”“厚义局”“
公兴局”,还有陈村镇的“兴顺局”(家记)“
李记”等,紧接而起。这时年画的
制作,只是单色墨线图样,
手工敷色。到了清光绪年间,开始
创新、发明
工笔重彩、
印金描银。
木版套印与
手工彩绘相结合,名为“
金三裁”,色彩艳丽细致、画面
优美动人。同时,又增添了富有生活意趣的内容:传统
戏文、风俗生活、胖娃仕女和
窗花图案等。因此,
木版年画就大大地活跃起来,发行量达三四百万份以上。同时由于物美价廉,适合群众购买力、销售市场随之扩大,除本省外,还远销西北诸省和川北、晋南、豫西一带。从此凤翔成为西北地区年画产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