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羌历年庆典或旅游活动中,一群年轻的羌族女孩穿着
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跳锅庄,总是众人围观的焦点。不仅在公共演出场合羌族少女穿着此种
色彩丰富、图案繁复的服饰,在
村寨的日常生活中妇女们也经常穿着“民族服饰”。此羌族妇女服饰的共同特色,主要
表现在年轻妇女
色泽艳丽的
长衫上。颜色多为红、绿、
桃红或
天蓝,在领与袖边上加上一段
绣花布边。羌族妇女多有
包头帕的习俗,但各地有不同的包
缠法,最大的差别是“
搭帕子”与“包帕子”的区分:前者流行在邻近嘉绒或黑水藏族的
羌区,如赤不苏与理县,后者流行在其他羌族地区。包帕子的方式,在三龙沟、黑虎沟、蒲溪沟、永和沟等地都有相当差别,甚至在一个沟中,相邻
村寨间都有细微的区分。
鞋子、
领夹与
围腰上的
绣花,也被视为当前羌族的传统服饰重要特色之一。西路与北路羌族的
绣花,以几何图案的“
十字绣”为多,东路则流行以花朵图案为主的“
刺绣”。汶川一带
村寨由于
刺绣精致,还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羌绣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