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发现最早的
刺绣实物是出土于西周墓葬的辫子股
刺绣印痕。春秋战国时,只有贵族和首领才使用
刺绣。这时的
刺绣图案有经过夸张变形的龙、凤、虎等,也有花草或者几何图形,布局错落有致,用色丰富,对比和谐。两汉时期,
刺绣空前繁荣,达到了成熟期,
刺绣的纹样、布局、工艺均有所突破,也开始使用专业术语名词,这时
刺绣多用于日用品,还出现了
刺绣礼品。
马王堆一号汉墓的
竹简遗册上记载了三种
刺绣:
信期绣、
乘云绣、长寿绣。
信期绣是用
锁绣法和数种
丝线在地上绣成花纹,线条细密,纹样单元小,做工精巧,是当时最讲究的绣品。
乘云绣是在绮地上绣上纵向的连续
菱纹,在
菱纹内填上横向花纹,每组三层,对鸟和菱花交替分布,寓意
凤鸟乘云。长寿绣的绣地为绢,用四种
丝线和
锁绣法绣制而成,
针脚整齐,绣工细密,线条流畅。这一时期的绣品中还出现了人物形象,在
刺绣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