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与
卓文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
卓文君,是汉代
临邛(今
邛州〉大富豪
卓王孙的掌上
明珠。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
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陚家
司马相如,从成都前往拜访时任
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
卓王孙作陪。后来
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
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
司马相如得知
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
卓文君也久慕
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冰雪聪明的她,琴中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于是两个人互相爱慕。但此情此爱遭到了
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两人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己的头饰当了。后来他们还开了一家酒铺,
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消息传到其父耳中,
卓王孙为顾及脸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
临邛。不得已,
卓王孙认了这门婚事,分给
卓文君钱百万,僮仆百人,还补办了嫁妆。
卓王孙给,文君的百名僮仆中,有很多精通
蜀锦的
织锦工匠,文君遂自办
织锦工场,自行设计
蜀锦图案纹样,
织锦工匠“鸣梭静夜,促杼春日”,所织“
回文重锦”等非常行俏走红,称“文君锦”。“文君锦”质量很高,花样翻新,锦上疏叶密花,布局恰当,
蝶飞凤舞,栩栩如生,一群群小鸟,清晰可见;色调鲜明、厚重,青的如“禁柳”、红的似“
宫花”,濯于
锦江,好似“芳草映落涧中”、“晴霞色照潭底”,和落日晚霞一样美。文君锦上贡朝廷,有的用作华丽的布幛,有的装饰车骑,有的赏赐臣僚,不逊于有名的
齐纨、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