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到1937年,凤翔方格
窗花发展时期品种达二十多种,年产量在三万张以上,主要销往甘肃的秦州、
秦安一带,关中次之。关中的方格
窗花主要销在宝鸡、岐山、
眉县、周至、户县一带。抗日战争爆发到建国后,是
窗花最衰落时期。解放后这类传统方格、条格
窗花,生产者在南、北肖里还不到十户,其产量甚少,主要销往
眉县、扶风、周至、户县一带。像甘肃东部一带已无销售。文化大革命时期,
窗花和其他年画一样遭到空前浩劫,传统
窗花原版被查收焚毁。但在关中一带的农民每年贴
窗花风俗习惯仍然存在。尽管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个运动在农村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可农民在春节时总要在窗户上买几张
窗花糊一糊,寓意是倒倒
节气,向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能过得好一些,也意味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新的
美好生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