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
农民起义中,韩山童、
刘福通编造“石人谶语”,与陈胜、吴广制造“丹书”,“狐鸣”异曲同工,而其利用白莲教宣扬“明王出世”和“弥勒下生”,又与张角利用太平道和方腊利用明教起事一脉相承。白莲教初为
佛教净土宗一个
流派,崇奉
阿弥陀佛,以往生净土为修行宗旨。按其
创始人茅子元的说法,“悟自性
弥陀,达唯心净土”,靠的是“自信、自行、自修、自度”,这里边显然毫无革命或反抗气息。所以白莲教在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首次遭禁之前,—直是得到官方承认的公开的
宗教组织。元政府禁止白莲教,主要是因为其合法组织常被利用进行反元活动。元政府也很明白,少数组织被用来反官府,不等于整个白莲教具有反官方性质,所以并未宣布整个白莲教为反逆。不过,在元政府为防止人民反抗,甚至禁止“集众祠祷”、“聚众结社”的严酷条件下,后来再度被禁而转入地下的白莲教,被起义者利用为秘密组织手段,就是十分自然的了。白莲教宣扬“
弥陀出世”,本来不过是对
信徒的空头许诺,但在元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条件下,却给反元起义组织者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材料。他们托称
阿弥陀佛或弥勒佛,利用人民对“净土”极乐世界的向往,动员人民冲击苦难的现实世界。1366年,
朱元璋在讨
张士诚的《平周榜》中说,元朝统治造成了“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的黑暗世界,“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聚为烧香之党”,这话虽包含着对
农民起义的攻击,但也说明了红巾军对白莲教的利用及其得以实现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