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
蜀锦生产千百年来历经世变而产销不衰,并在历史上形成了官营督造和民间作坊并行发展的格局。20世纪40年代初期,正值
蜀锦“盛世”,成都有
织机3万多台,织工5万余名,是全城最大的一个行业,时称“长机帮”,说明成都当时的手工
织锦的盛况。一年一度的“烧纸会”后,川西坝子盛产的优质
蚕丝大量上市,
锦官城家家
织机房纷纷开工
织锦,专收
蜀锦的“
庄口”催着要货……春熙路、东大街各大绸缎铺里临门码放着大量的绸缎,随之有了华灯初放时身着
锦缎华服的少妇,有了
芙蓉花下吹打而来的嫁妆体面的迎新娘队伍,有了民族地区商人跋山涉水、一路风尘赶来捧着
金银交换“寸锦寸金”的场景。再看看
蜀锦的现在,让人感触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