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2,978
130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简称非遗基因库)是一个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的知识共享平台。该数据库搜集、整合了海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资料,搭建了基于专业术语及其知识网络的非遗知识图谱,从工艺、色彩和纹案三个维度对非遗知识进行了深入拆解、再现和重组,打造了包括非遗多媒体资源库、非遗知识库和非遗创新转化案例库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演化路径,探索中国非遗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承新模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创造性再生。

非遗知识图谱

点击解锁云锦知识关联网络

设计探索

点击体验色彩分析、一键线稿与矢量图生成

图纹识别

点击定位图纹基因
图中的动物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它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哪一个?换一题ABCD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召伯虎簋

纹样:虎, 云, 云雷
材质:铜, 青铜
器物名称: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召伯虎簋

藏品时代:西周
规格:高22.2,口径21.9,足径18厘米
简介:此器又名六年琱生簋。圆口,沿外折,腹微鼓,下有喇叭形高圈足。腹两侧有鸟形双耳。器身前后饰大扉棱两道,通体以云雷纹填地,饰变形饕餮纹。簋通体黝黑,造型美观大方,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这是贵族琱生为其祖先制作的宗庙祭祀时使用的青铜器。器内铸有104字铭文,记述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得到本宗族宗主的庇护,达到了多占田地的目的。铭文所记史实,与《史经?召南?甘棠》所记同,可互为印证。 目前存世的琱生器共四尊,除此器外尚有五年琱生簋,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 五年琱生尊两器,2006年11月发现于陕西扶风关镇五郡村窖藏中。“五年”、“六年”两尊琱生簋形制、纹饰几乎全同,惟五年琱生簋的耳下垂珥保存完好,两器各铸铭文104字。尊两器则为同铭,每篇113字。虽然这些琱生器分别铸于西周某王的“五年”和“六年”,但铭文内容均记载了琱生与其他贵族之间因土地引起的纠纷及诉讼,是研究西周晚期土地状况及诉讼的重要史料。

色彩分析

30 %
21 %
13 %
11 %

主要色彩
LAB
RGB
HSB
333333 (30.40%)
L 21.25
A 0
B 0
R 51
G 51
B 51
H
S 0%
B 20%
666666 (20.89%)
L 43.19
A 0
B 0
R 102
G 102
B 102
H
S 0%
B 40%
333366 (13.37%)
L 23.77
A 15.25
B -30.12
R 51
G 51
B 102
H 240°
S 50%
B 40%
CCCCCC (11.49%)
L 82.05
A 0
B 0
R 204
G 204
B 204
H
S 0%
B 80%
999999 (11.08%)
L 63.22
A 0
B 0
R 153
G 153
B 153
H
S 0%
B 60%

设计说明

藏品时代:西周
规格:高22.2,口径21.9,足径18厘米
简介:此器又名六年琱生簋。圆口,沿外折,腹微鼓,下有喇叭形高圈足。腹两侧有鸟形双耳。器身前后饰大扉棱两道,通体以云雷纹填地,饰变形饕餮纹。簋通体黝黑,造型美观大方,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这是贵族琱生为其祖先制作的宗庙祭祀时使用的青铜器。器内铸有104字铭文,记述琱生在一次关于田地的狱讼中,得到本宗族宗主的庇护,达到了多占田地的目的。铭文所记史实,与《史经?召南?甘棠》所记同,可互为印证。 目前存世的琱生器共四尊,除此器外尚有五年琱生簋,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 五年琱生尊两器,2006年11月发现于陕西扶风关镇五郡村窖藏中。“五年”、“六年”两尊琱生簋形制、纹饰几乎全同,惟五年琱生簋的耳下垂珥保存完好,两器各铸铭文104字。尊两器则为同铭,每篇113字。虽然这些琱生器分别铸于西周某王的“五年”和“六年”,但铭文内容均记载了琱生与其他贵族之间因土地引起的纠纷及诉讼,是研究西周晚期土地状况及诉讼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