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一现象,王树村同志断定这些年画为
太平天国时期的年画,我同意他的论据。在这里,还想补充一些意见与论据。第一、如果我们深入一步研究,就可以看出这些年画不仅取材不同,而且是特地选择与封建社会年画对立的事物来绘刻的,以对封建年画进行扫荡工作。例如《
秋景图》中绘的蜣螂、蝎子,《田园风趣图》中绘的螳螂、蚱蜢,这些虫儿,在过去我的家乡(
广西贵县)是认为不
吉祥的东西,我
小时候,看见螳螂一类虫儿飞进家,母亲就赶着说:“鬼蜢来了,不要捉!不要捉!”要好好地把它送走才得安心。当然这一类虫儿飞进人家即被认为不
吉祥,在封建社会里不是各地都相同的,但这些虫儿,在那时候,并不是
吉祥的东西,如同象征
多子的螽斯和给人们报喜的
喜鹊那样,却是可以肯定的。其中如竭子,我国古来就把它与毒蛇并称,用来比喻可怕的东西,“蛇蝎之毒”成为一句
成语。南唐人陈陶诗说:“蛇蝎愁闻骨髓寒”,人们畏惧蝎子到了这个地步。所以在我国古代迷忌重董的封建社会里,很少把这些不
吉祥的东西入画,更没有把它绘来庆贺
新年的。王树村同志所论在“我国绘画中,少见有以蜣螂、蝎子为题材的,年画中更是绝无仅有”,就是这个缘故。如果这一幅年画绘的是捕灭这一类凶虫,取害除的意思,以往也是有的,如
苏州桃花坞的
木版年画中就有一幅
金鸡报晓,绘一只雄鸡衔着一条蜈蚣。但是,这一幅年画,丝毫没有除害的取义,而它却绘上了这些为封建社会所
禁忌的凶虫,那就是为了要树立百无
禁忌的新信仰,来破除封建社会的
迷信禁忌。我们知道,林凤祥、李开芳所领导的这一支北伐军,主要骨干都是
广西浔州府——桂平、贵县、
平南、武宣一带的人,因此,在他们所主持绘刻的年画里而,就特意选择这些自己家乡认为是凶虫的东西。以向
封建迷信进行革命的扫荡。这正说明了
太平天国革命在文化战线上所展开的
斗争,是怎样的尖锐与有力。又如《
秋景图》中除了上面说的蜣螂、蝎子之外,所绘的野草杂花、蒲公英、南天竹等都不是封建社会认为
吉祥的东西,而在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里,又把秋景认为是悲愁衰飒的象征。这幅年画也是与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对立的。在当时,只有破除吉凶宜忌,认为“年年是吉是良,月月是吉是良,日日时时亦总是吉是良”,把
新年作为一年
春天的第一日(
立春)的
太平天国,才会
刻印这一类年画。第二,《
燕子矶》一幅,我们除了与南京堂子街
太平天国燕子矶壁画互相参证之外,还可以与明刊《密山图版画集》中的一幅
燕子矶对看,那幅
燕子矶图上一只要靠岸的船上有人物,江上片片风帆有人物,矶上也有人物。而这一幅《
燕子矶》年画,“无论桥头、楼中、磴道、江上,无一人迹可寻”,实际的景物不会这样,也违背了
中国传争的绘法,只有遵照不准绘人物的规定的
太平天国绘画才有这种绘法。又如《田园风趣图》一幅,原来全部故事是一个螳螂正要捕捉蝉儿,后面有一个黄雀却要捉它,而在黄雀后面,又来了一个人挟弹弓要打黄雀,那个人一心顾着去打黄雀,却不知旁边有一个陷阱,正在等候他跌下去。这是
中国很有名的故事。而这幅画,绘螳螂捕蚱蜢,黄莺从后飞来,显然是根据这个故事绘的。但是,却割弃了猎人一节不绘,所以也只能是遵守不准绘人物规定的
太平天国绘画的绘法。第三、《猴拉马》一幅,在一座
楼阁的旁边、《
燕子矶》一幅,在一座亭台的旁边,各树有一面三角形的黄旗。按
中国古画上,
旗杆上悬挂的
旗子颜色,往往用红的较多,
酒家所挂的酒旗,是用
青色和
白色,至于寺庙门前,也有用黄幡的。但幡是狭长而成带形的,这两幅画上,绘的房屋,是
亭台楼阁一类的房屋,衬以红、
蓝色,并非寺庙。今年三月,
江苏省博物馆进行
苏州太平天闻忠王府
彩画的调查,在
大殿卷棚中间北枋上一幅海滨风光中,发现海船桅杆上挂着一面三角形的小黄旗,
旗子的式样与悬挂的方式,和这两幅年画完全一致。又南京堂子街
太平天国某王府的望楼壁面,望楼顶平台上也树有一面三角形的旗帜,据
国画家研究,原来是
黄色,但经过百年已脱落成为
白色了。考
太平天国用黄旗,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五人的一个军,就有大小黄旗六百五十六面,每作战,“黄旗遍野”,
攻克敌人的
城池,就在城门上树立起“
无数黄旗”,
太平天国的战船有挂
红旗的,但究以黄旗为代表
太平天国的旗帜。这些绘画,说明是特意把
太平天国的革命旗帜突出地
表现于画面上,这也可以证明这些年画确是
太平天国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