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因数据库

2,978
130
点击查看包含数据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

TRADITIONOW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数据库(简称非遗基因库)是一个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的知识共享平台。该数据库搜集、整合了海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媒体资料,搭建了基于专业术语及其知识网络的非遗知识图谱,从工艺、色彩和纹案三个维度对非遗知识进行了深入拆解、再现和重组,打造了包括非遗多媒体资源库、非遗知识库和非遗创新转化案例库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演化路径,探索中国非遗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承新模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与创造性再生。

非遗知识图谱

点击解锁云锦知识关联网络

设计探索

点击体验色彩分析、一键线稿与矢量图生成

图纹识别

点击定位图纹基因
图中的动物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它对应十二地支中的哪一个?换一题ABCD
条件筛选
时间筛选
配色筛选

龙纹玉璧

纹样:龙, 夔龙, 狮子
工艺类别:龙纹
色彩:碧, 绿
时代:
地点:山西, 广东
材质:
点击开启知识探索

龙纹玉璧

龙纹
藏品时代:汉
规格:直径26.3厘米
简介:玉为碧绿色,体扁平。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肉内区雕琢蒲格涡纹,外区饰四组夔龙纹,内外区以一周绳索纹相隔。制作规整,玉质纯净,颜色鲜艳,质地坚硬,莹润光亮,纹饰精美。且玉璧尺寸较大,是汉代玉璧中之精品,代表了汉代玉器的琢制水平。 汉代,玉璧常作为礼仪器,主要用于祭天、祭川,还可用于朝聘、纳聘、馈赠以及贡献的礼品,也用于随葬。花纹精致的玉璧多为墓主生前使用过,出土时多位于墓主的胸部和背部。有的玉璧放于棺椁中间,有敛尸作用。 1983年广东南越王墓出土了许多汉代精美的玉器,其中有一些玉璧。有一件玉璧,直径33.4厘米,是目前所知出土汉代玉璧中最大的,且十分精美。璧面分三区,并以三圈绳索纹相隔,内区饰三组龙纹,中区饰蒲格涡纹,外区饰七组变形龙纹,纹饰精细。1984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也出土了许多精美玉器,其中有多件玉璧。

推荐图集

色彩分析

37 %
13 %
13 %
12 %

主要色彩
LAB
RGB
HSB
000000 (37.03%)
L 0
A 0
B 0
R 0
G 0
B 0
H
S 0%
B 0%
666666 (13.47%)
L 43.19
A 0
B 0
R 102
G 102
B 102
H
S 0%
B 40%
999999 (12.53%)
L 63.22
A 0
B 0
R 153
G 153
B 153
H
S 0%
B 60%
333333 (12.06%)
L 21.25
A 0
B 0
R 51
G 51
B 51
H
S 0%
B 20%
666633 (8.37%)
L 42.1
A -8.05
B 28.62
R 102
G 102
B 51
H 60°
S 50%
B 40%

应用设计案例推荐

设计说明

藏品时代:汉
规格:直径26.3厘米
简介:玉为碧绿色,体扁平。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肉内区雕琢蒲格涡纹,外区饰四组夔龙纹,内外区以一周绳索纹相隔。制作规整,玉质纯净,颜色鲜艳,质地坚硬,莹润光亮,纹饰精美。且玉璧尺寸较大,是汉代玉璧中之精品,代表了汉代玉器的琢制水平。 汉代,玉璧常作为礼仪器,主要用于祭天、祭川,还可用于朝聘、纳聘、馈赠以及贡献的礼品,也用于随葬。花纹精致的玉璧多为墓主生前使用过,出土时多位于墓主的胸部和背部。有的玉璧放于棺椁中间,有敛尸作用。 1983年广东南越王墓出土了许多汉代精美的玉器,其中有一些玉璧。有一件玉璧,直径33.4厘米,是目前所知出土汉代玉璧中最大的,且十分精美。璧面分三区,并以三圈绳索纹相隔,内区饰三组龙纹,中区饰蒲格涡纹,外区饰七组变形龙纹,纹饰精细。1984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也出土了许多精美玉器,其中有多件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