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苗图》中的花仡佬,绘三人
狩猎归来,其中有两男人抬着鹿,另一女人扛镖枪在前。文字曰:“花仡佬在施秉、余庆、镇远、石仟、龙泉、平越、黄平等处,又名仡兜。男子懒耕好
渔猎,以逐鹿网雀为事;妇女衣绣
五彩绸边,饰以
蚕茧累累如珠。”花仡佬取名是因为她们常穿花
筒裙,主要分布在㵲阳河上游。花仡佬长期从事
狩猎采集活动,为了便于
狩猎生活,她们的衣着有其适应性特征。从图上看,妇女穿宽松
上衣,衣服背有一精美的
方块刺绣,结合对白苗、花苗、东苗的服饰演化分析,这
方形的装饰品是从传统的贯首衣演化而来的。衣较长,有
腰带扎于腰,
红色褶裙长到膝盖以下,
褶裙的
色彩丰富,
纹饰艳丽。男子则穿宽松交襟
上衣和宽裆宽
裤腿半长裤、裤长仅及膝盖的半长裤,这样穿着是便于在森林中穿行和在草地上追逐猎物。晚些的百苗图所绘的妇女服装与早期的抄本相比已有变化:胸牌消失,颜色也相应变浅。总体而言,各抄本所绘的服饰与文本记载可以互为补充,只不过
纹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丰富,
色彩更鲜艳。在《百苗图抄本汇编》中还记载妇女盛装十分华丽:“两
袖口绣
五彩,通身银饰,以养
蚕茧,累累如珠。”从中可以反映他们的
狩猎和刀耕火种的收入不仅稳定丰裕,而且还经常用猎物从其他的民族手中换取
白银,用于制作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