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宋代壮族地区的纺织技术曾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以“
花綀”和“緂”闻名于世。但宋以前有关的记载几乎是个空白,遗存下来的实物也很少。因此,很难确定壮族
织锦机的具体年代。事实上,
织机发展的历史证明了某种形态的
织机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前已述及宋代静江府地区的壮族
织机仍采用系轴于腰的形式。与宾阳竹笼机、环江竹笼机、环江
织锦机相同,至今仍无变化。而汉代的壮族
织机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
织机残件经辨认有翘刀、纬刀、卷经板、吊杆、调综棍、
马头、夹布棍等部件。其中夹布棍为长方条形,两端有叉,形状与竹笼机上的夹棍近似。纬刀背刃平直,刃口的两端呈圆弧上收,背在两端下切成角,正好供双手握持,形制与环江竹笼机、环江
织锦机的
打纬刀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