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
针法?我们以前都叫“做法”,现在叫
针法了。
京绣的
针法分这么几种:
齐针,主要是做结婚用的
轿帷子、
戏装、老道衣、馆罩(旧指
棺材上的
罩子)等。还有
撒针,又叫
半齐半撒、
长短针。比如绣
蛤蟆的时候,肚皮底下是
浅色,这一块就用
长短针来绣,你还不能窜卯(指乱了
针脚),再往上
长短针绣以后,接着还是用
长短针压,直到做到最末了才完事,末了上面还是
长短针,最后是
齐针,最后上面还有点缀点颜色,
蛤蟆是这样做。要是鹿啊、虎啊这些猫科
动物,一开始的头一批,也是肚皮浅的多,一层一针长一针短代表
动物的毛,毛往上一点一点地往上深,不是一下子深上去。这
长短针主要是用在活物身上,小毛驴、
小猫啊。还有就是
半齐半撒,
齐针跟
撒针掺一块绣就是
半齐半撒,它是两层,
齐针活就是一层,针
顶针。
撒针,做第一层宽一点(指的是一针与另一针的距离比较宽),也要片色(就是上面这一层是
浅红再往下再深一点,到最后是最深的。其实,就是
色彩学上讲的
色彩渐变)。要慢慢滋润下来。
撒针,它的特点是半露不露,底下浅的颜色也是露也不露,你要是边窄了露地就不行了。这第三色呢还得那么做,针出来压在第一色上,再跟第一色接上,就像开的
鲜花,不是突然就深了,它这叫“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