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木版年画用的
纸张要求具有纸身光洁度高,韧性强,吸水变形小,
着色鲜艳等特点,应以树皮、竹枝、
棉花等原料混合制造的土纸为佳。
佛山过去生产
木版年画一般多使用产自粤北和赣南的玉扣、南扣、重桶、高方、山贝等和产自
福建的汀扣、罗地、五刀、六刀等土纸、竹纸。用竹子做纸原料始于晋代,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宋代苏易简撰《纸谱》、明代
宋应星著《
天工开物》中就专篇讲述“造竹纸”(在这次抢救工程的普查考察中发现,
香港文化博物馆藏《赤湾圣母》、《
文殊菩萨》、《包公座镇》等就有明显的宋、元纸帘、纸谱的痕迹)。
木版印线手工工笔重彩的神像画用纸更为讲究,需要选用上等的玉扣纸,并用
白矶、牛胶、醋酸等
溶液多次
涂染(俗称“过矾”)后才能使用;有些还使用产自
安徽的玉版熟宣等质量更好的
纸张。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时间比较久远的
佛山木版年画,用纸以竹、麻、
茅草为原料的手抄草纸类
纸张为多。这类
纸张纸质粗糙,容易发黄变霉,虽然吸水
着色性能较好,但颜色容易灰暗和变色。清代中叶后的
佛山木版年画,用纸讲究,一般都是釆用优质扣纸类。
民国以后,
佛山木版年画用纸绝大部分已被机制白版纸所代替。机制白版纸
纸质光洁,但易变形易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