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锁子:学名
绕针,其制作方法是用粗细二针各引一线,先将大针引全线出地面,小针刺岀一半,用大针引线反时针绕小针一周,使之成一个小线圈。引出小针向左压住小线圈刺下,再有线圈右侧刺出小针一半,用大针引线绕小线圈,引出小针仍向左由第一针原眼刺入,固定线圈。依此法循环不已,即为
绕针。如果使用
金线盘绕,则会呈现出金链的效果,别有一番风味。岀土的
乾隆皇子墓的
拉锁子绣
荷包堪称这种
绣法的精品,绣纹每厘米绣制15针左右。在
王亚蓉老师看来,因该
针法为北京地区独有,国际上称这种
绣法为“北京针”。西方的工艺收册里通常称之为北
京绣或中国绣,这种
针法很适合于绣制轮廓线,或
表现直线,且坚固耐磨,这也可能是它在西方受到推崇的原因。由于这种工艺太耗费工时,工艺技巧性很强,而效率又低,民国以后就很少用了,几乎绝迹了。
京绣里的
拉锁子和古代时期以及汉唐时期的
锁绣有很大的不同,古代的
锁绣相对简单,它是用一个线圈套入另一个线圈反复重叠组成。
拉锁子在
京绣中使用比较广泛,京城著名的服饰收藏家
王金华先生就十分偏爱收藏这种
针法的绣品,在藏品中收集了大量
拉锁子绣法的服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