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社会
民俗学的角度看,宋人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是部划时代的
巨著,具有开创性意义。此前,虽有《
荆楚岁时记》之类的书,然
体例并不完备,记述多简略。《
东京梦华录》则以它
体例博大完备,记述琐细真实而著称。上至宫廷
衙署,下及
市井民居,尽收于笔底。尤为可贵者,其中记述了
民间普通生活的真实情况。孟氏于徽宗
赵佶崇宁二年入都,至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南徙,居
东京二十三年。平日所历,并非无心,实有“社会调査”之意义。不然,如何据回忆细细写出?虽有笔误,但瑕不掩瑜,并不影响这书的史乘价值。为以后的耐得翁、
吴自牧们的撰述,开辟一广阔前景。流风所及,甚而元人熊梦祥《
析津志》、明人沈榜《宛署杂记》的写作,也受其影响。据《
东京梦华录》所提供的北宋
民间使用吉语情况看,原属社会上层,甚而最高统治者才有权使用的吉语,已逐渐
民俗化了。首先是在市民阶层中流行,然后浸及乡曲山野。这与五代纷争之后,封建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不无关系。吉语
民俗化,正是“
庶民”阶级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种自我
表现。